《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以多元教学模式深化廉洁文化育人成效
发布时间:2024-07-24
文字显示: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朱燕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宁波家风馆,大家认识这两侧柱子上的对联吗?上联为‘圣人伟人名人中华家风传古今’,下联为‘族人家人邻人百姓故事谱千秋’,匾额为‘清风拂四明’,生动地诠释了家风的真谛。”这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欢欢正在位于海曙区茂新村的宁波家风馆内为选修《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的同学们现场教学。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认真观看馆内陈列的图文和视频,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训,进而促进对自身成长的思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堂,2024年春季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了思政特色选修课程《大学生廉洁教育》,旨在夯实大学生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帮助学生扣好廉洁修身、廉洁从业、廉洁持家的“第一粒扣子”。为使《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课程团队采用专题式教学设计,通过细分主题、师生合作、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更深入、更生动的学习体验。

课程围绕廉洁教育的核心主题,设计了“承‘廉’: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倡‘廉’: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发展历程”、“甬‘廉’:宁波廉洁文化”、“行‘廉’:大学生廉洁修身”四个专题,聚焦廉洁理论、历史案例、地方文化、个人成长等不同侧面,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廉洁的内涵与外延。四个专题分别由马院四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主讲,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解读和分析。

课程设计中,每个专题均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堂展示环节组成,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廉洁故事会、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创作廉洁文化作品等课内外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廉洁故事分享会上,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历史典故、人物传记等资料,结合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北宋廉臣:包拯”、“明朝第一清官:海瑞”、“两袖清风:于谦”、“中华廉洁典故”、“革命时期的廉政建设”等故事,让学生们在听和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实践基地参观中,老师们根据每个专题的内容,分别带领学生们来到宁波市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王阳明故居、卢绪章生平纪念馆、宁波市经纬廉洁文化馆、宁波家风馆等廉洁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讲述,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廉洁文化,深刻体会廉洁精神。

在廉洁文化作品制作中,老师们引导学生将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与廉洁文化相结合,以书法、绘画、剪纸、书签、非遗金银彩绣、非遗天然植物印染等形式,创作出多样的廉洁文化作品。通过手工制作体验活动,使学生体悟其中蕴含的廉洁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清廉的洗礼和熏陶。

《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通过理实结合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丰富多样的教学载体,营造润廉无声、成风化人的良好氛围,将廉洁知识入脑、入心,让学生切实感悟“崇廉”“尚廉”的思想,接受深刻的廉洁教育。课程结束后,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参与课程的学生反馈:“课程专题式的教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动力,通过不同教师的独特视角和丰富案例,使我们对廉洁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而实践环节的设置,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理解变得更加透彻。”“《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名未来的社会成员,我们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践行廉洁理念,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随着《大学生廉洁教育》课程的顺利结束,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将通过持续的努力,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审:朱燕;二审:郑钦;三审:林坚)